当前位置: 今日视点在线> 产经

走出杨凌看示范① | 蕴在茶香里的“农科味”

发布日期:2021-06-24 14:30:20 作者:admin

        今日视点在线 jrsdzx.com 讯 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茶业有限公司的千亩茶园在湛蓝的天空下,显得格外翠绿,茶园里部分工人正忙碌着采茶,而另一部分工人正忙着将装袋的茶叶搬运下山,一幅茶园丰收图景在这里铺展开来。
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此刻,73岁的采茶工何官明正在树荫下休息。据何官明介绍,自己在茶园里工作已有多年。前些年作为村里典型的贫困户,日子过得非常艰难。如今在茶园里务工,虽然苦点累点,但通过采茶也有了稳定的收入,在2019年就摘掉了“贫困帽”。“在茶园里干活,一年能有近2万元的收入,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咧。”何官明笑着说。

        在汉山茶业的茶园里,除了何官明通过采茶务工致富外,还有李高寿等大批的当地茶农,他们依托茶产业的发展,纷纷走上了致富道路。汉中市茶业办产业科科长刘懿表示,茶农之所以能脱贫致富奔小康,茶企的效益能越来越好,这得益于杨凌农科“鲜血”的注入。
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茶业公司有数十年的种茶历史,过去由于每年只生产一季绿茶,生产周期短、茶叶产量低、茶树鲜叶资源严重浪费、茶园效益差……成为制约茶叶产业发展的“拦路虎”,茶产业效益始终不能显现,2017年被杨凌示范区认定为扶贫示范推广基地。

        为了帮助当地茶业产业走出发展困境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余有本成了当地“技术候鸟”,从经营管理、茶园管理、茶叶加工、产品研发等环节,余有本每年深入茶园多次,给予了茶企及茶农全方位的指导,指导茶园病虫害防控,示范茶园低改。同时,对公司生产的绿茶、红茶各系列产品认真评审,查找加工过程中的不足,改进工艺,使得茶叶品质大幅提升。
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另外,在余有本教授的指导下,汉山茶业自2017年后从绿茶转型为主要生产红茶,与西农大共同研发了“工夫红茶”红砖、红饼、红坨、红珍珠颗粒型等6款新产品。通过新产品研发,茶叶生产可以延续到九月底,使夏秋茶资源得到了开发与利用,效益可以提高40-60%。

        其实,早在2010年余有本就来到汉山茶业公司进行技术指导,他发现公司茶园处在高海拔、高纬度,且建设年代较早,管理水平有限等问题后。为此,余有本通过对茶园技术人员进行指导,茶叶产量得到提升。随后,对茶叶样品进行了检验后,指出了茶叶加工中存在的问题,并与技术人员进行交流。通过几年的合作,汉山茶业的红茶加工水平得到极大提升,科技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。

        在杨凌农业科技的支撑下,近年来,汉山茶业按照“公司+基地+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积极帮助当地茶农增收致富,汉山茶业与当地茶农实行签订合同订单收购鲜茶叶,同时,通过劳动务工、茶园除草施肥、鲜叶采摘和土地流转分红等办法,提高了基地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经济收入,示范区带动周边2000余户茶农,平均增收5360元,同时辐射带动红庙片区26个村,就业4.3万余人,示范带动12000余亩茶园增收。



         “今年,在余有本教授的大力指导下,我们正在筹建申报汉中市南郑汉山茶叶专家工作站,增强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带贫富民能力。”陈纪发表示,下一步公司将全力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支撑,充分发挥专家工作站的科技示范引领作用,更好带动本地茶产业向规模化、产业化、科学化方向良性循环发展,把产业做大做强,助力乡村振兴。(农业科技报—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朝阳 苏洪照)

分享此页
图片推荐 Recommended